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前沿 > 正文
勇挑大梁 “豫味”力量播撒八方
时间:2023-01-11 10:14:35    来源:中原经济网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李媛媛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作为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大省,我省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在这一连串骄人数字的背后,是我省食品产业多年来以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开疆拓土。食品工业的不断壮大让中原大地越发有“色”有“味”。按照规划,到2025年,我省将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

  食品产业的“厚家底”

  初冬时节,位于郑州市惠济区的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一尘不染的生产车间里,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绿色、粉色、紫色……一个个圆滚滚的“炫彩”汤圆在生产线上跳动,如同一个个优美的音符;一包包造型各异的玉兔、刺猬等花样面点,整装待发。

  在位于通许县的丽星食品产业园区内,酸辣粉生产车间里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在飞速运转,包装车间一盒盒酸辣粉被封装、打包。暂存仓外的一箱箱包装精美的酸辣粉正在被送往运输车上……

  三全食品、丽星食品产业园仅是我省食品工业的一个缩影。这背后得益于我省雄厚的食品产业“家底”。近年来,我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树牢“大食物观”,做强特优农业,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让“小农户”牵手“大市场”,已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加工基地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一大批食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原大地快速崛起,食品工业成为我省知名品牌最多的行业。2021年年底,全省食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达105.2万家,涌现出了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速冻食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的三全、思念,居全国方便面行业前三名的白象集团,被称为中国红枣第一股的好想你,国内最大的生猪规模化养殖企业牧原集团……

  全省粮油加工转化率达80%,主食产业化率达65%,小麦粉、饼干、速冻米面食品、方便面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鲜冷藏肉产量居全国第三位,面制品、肉制品全国领先,全国80%以上酸辣粉是“河南造”……

  这一组组数据组成了河南发展食品产业的雄厚“家底”。

  省政协人口与资源环境委副主任谷建全说,我省将创新开拓的触角从第一产业升级到第二、第三产业,从土地转移到车间,让“粮头”精准紧密连接“食尾”,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相辅相成。这也是“豫字号”农产品越来越精致、河南农业发展越来越有看头的生动写照。“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河南第一大支柱产业,河南‘国人粮仓’‘国人厨房’‘世人餐桌’的地位正不断提升。”谷建全说。

  转型升级“全面开花”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质量安全、营养健康、低碳环保的食品生产消费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我省食品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市场增量空间。

  在位于漯河市的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第三产业园生产车间内,一排排干净整洁的机器在有条不紊地运行,一包包网红食品魔芋爽在生产线中穿梭。

  “我们生产线每台机器上都安装有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控机器温度,并随时收集机器运行的各种信息。”卫龙美味IT工程师赵士郎介绍,未来,将持续引进智能仪器和硬件设备,实现生产数据的在线采集、分析,提效降本。从手工式生产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卫龙引领行业实现了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食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国近1/10.全省食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达105.2万家,比上年增加19.9万家,增长了23.3%。

  省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陈振杰认为,我省食品工业基础完善,但食品企业在结构升级、产品研发创新、品牌高端化等层面仍有很大挖潜空间。

  “食品工业已不再是简单的农产品加工业。”陈振杰说,要围绕食品安全、市场引领、消费升级、精深加工、创新发展来考虑,我省食品工业结构升级就要把产业链中的上下游做透,把产业链处于低端的产品向高端攀升,由点式突破向链式产业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工程、食品精致化工程、食品改良化工程、品牌化工程、市场创新工程实现全省食品工业产品结构升级。

  面对新的机遇,作为食品产业的“新风口”,预制菜也是拉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9月28日,继河南餐饮中央厨房产业园、河南速食产业园之后,我省预制菜创新孵化园项目在原阳县正式开工建设,通过建设国内首家预制菜全产业链工业园生产基地,进一步夯实原阳县打造国内最大的预制菜全产业链的基础,提升了我省预制菜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10月26日,我省印发《河南省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为河南发展预制菜明确了目标: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全省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超过200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30家,培育预制菜上市企业5家以上。

  除了预制菜,全省食品产业迸发出的更多新力量,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化食品产品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息县的豫道酸辣粉,济源的“伊啦”兔肉产品,漯河的卫龙辣条,荥阳的天然豆芽……今天的食品产业,呈现一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创新供给体系的勃勃生机。

  为引领全省乃至全国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科技战略高地,9月22日,省级实验室——中原食品实验室正式揭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中原食品实验室主任任发政说:“下一步将聚焦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科技需求,围绕食品新资源挖掘与转化技术、食品功能组分解析与高效利用等6大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

  “接下来,我省应打造多元化产品供应链,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引导企业在创新驱动上密集发力,才能让‘舌尖上的产业’拥有做大做强的磅礴动力。”陈振杰说。

  每一个“世界餐桌”都有河南造指日可待

  食品是“永续的朝阳产业”。我省食品产业万亿蓝海已启,离不开超前谋划布局和强力推进。

  如何解决食品产业发展中的软肋问题?其实我省已经在发力。今年1月24日,《河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印发实施,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食品业强省的目标。

  随后,我省印发的《河南省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培育千亿级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10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

  龙头企业是推进食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我省还出台了多项举措鼓励企业转型升级。

  冬日里,在漯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冷链物流产业园内,中外运(圣农)冷链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施工,工程车辆来往穿梭、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们的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进展很顺利,再等4个月产业园就能投入运行。”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业园建设内容包括“四库两房三中心”,将建成恒温原料库、冷藏成品库、冷冻周转库、深冷应急储备库等多温区自动立体化高标库,以及加工标房、中央厨房。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南阳产投食品产业园、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益海嘉里食品工厂、河南其亮食品华北生产基地等项目都在有序推进中。

  一个个令人振奋、生机勃勃的生产建设场景,正是眼下河南加速推进现代食品产业做大做强、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的生动“写真”。

  近年来,我省加快食品产业布局,依托粮食生产大省、绿色食品业大省的优势,深耕产业发展,凸显聚集效应,推动一、二、三产融合。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344家,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位,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同时,培育出了一批全国最大的肉类、面及面制品、速冻食品、调味品、休闲食品等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超前的谋划布局,强有力的政策引领,如同一剂“强心剂”为河南现代食品企业注入了发展信心,不断激发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

  “我省食品文化发展悠久,而它的食品加工产业,如同是穿越历史时光走廊走向未来,所以无论是交通区位还是产业基础,我省都积累了深厚的优势,而且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省的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环环相扣,这也是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的潜力所在。”谷建全说,打造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企业是主体,“因此,还应加大研发投入,抓好技术改造、人才汇集、模式创新、业态转型,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内驱力,提高产品价值,加快成果转化和品牌建设,这样河南‘造’进入每一个‘世界餐桌’指日可待。”

编辑:豫经智库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