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访谈 > 正文
喻晓雯:重构重塑产业链需综合研判多方施策
时间:2023-11-01 09:14:42    来源:河南日报    

  重构重塑产业链,是当下不少地方政府倾力推进的工作。重构重塑产业链,有着内在的逻辑和深层次原因,需要综合研判,多方施策。

  重构重塑产业链,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10年前,我国启动制造强国战略,专注重大科技攻关突破,着眼解决制约我国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并于2015年由工信部推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拟在十大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虽然我国在工业前沿领域的技术研发从未放松,但重构重塑产业链成为目前更加紧迫的任务。这与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跨国转移加速、产业链被人为隔断、产业发展上下游联系出现异常等有关。“7·24”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凸显了补强产业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行业和企业先要活下去,活下去,才有未来。因此,立足补链延链强链,着力“去风险化”,推动“本土化”,就成为各地产业发展不约而同的选择。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重构重塑产业链的着力点。历史经验证明,大国经济必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防止脱实向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适应新科技革命发展要求,建立健全产业融合发展机制。要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升级,发挥我国规模大、门类全、体系完整的产业优势。一些地方则要补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产业能级不高的短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树立系统观念,推动产业协同协调发展,包括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协调发展,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协同协调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协调发展,产业上中下游协同协调发展。

  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

  对河南来说,面对国家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良好机遇,要在推动传统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基础上,正视传统产业能级不高、产业创新实力不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缺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低、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依托我省产业规模优势和部分领域领先优势,抓住产业链供应链优化重组契机,加快形成产业链群发展模式;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大力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补齐中小企业数字化短板;把新产品开发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传统产业切入“新赛道”;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推动实现“产业链”和“能源链”低碳转型;深入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切实增强“要素保障”和“制度保障”。

  激活工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激活工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亟须确立几个概念,即“让政府融入市场而非市场融入政府”,传统产业不再“传统”并非“低端”,由“产供销”变为“销供产”,以数字化穿透“三二一”产业融合。操作方面要做到:对工业经济发展实施系统而全面的制度、机制创新;改善营商环境,切实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让每一个经营主体各安其位、各享其成;善于以产业基金或其他产业政策为新兴市场主体助力;善于发现、开拓新型商业模式和产业赛道,推动市场资源整合;引导推动工业企业企业家和团队新老交替。

  重视县域产业链群的培育

  河南自2008年启动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来,县域产业链群经历了起步、积累、跃升三个阶段。目前,“一县一产业集聚区”“一县一省级开发区”,成为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但近些年河南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名次下滑,入围数量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不匹配。这与集聚区内优质企业缺乏、产业链短小且狭窄、产业链群对县域经济的带动效应小等有直接关系。未来的区域竞争,将是产业链与产业链、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河南培育县域产业链群,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统筹传统产业链群与新兴产业链群、制造业链群与服务业链群、优质企业培育与创新平台建设、招商引智引技与服务配套优化之间的关系。

  切实加强领导完善推进机制

  专班化责任推进。加强总链长、链长“双长制”组织领导。按照“一个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一个研发机构”原则和重点产业链领导干部分包联系全覆盖要求,由“链长”牵头分别组建工作推进专班。清单化动态管理。建立“一链一图谱六清单”工作推进机制。“一图谱”即分链制定产业链图谱,“六清单”即重点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重点园区清单、重点短板清单、重点创新平台清单和重点事项清单。要逐链摸清产业现状、产业前沿,明确补链重点、延链方向,推进补链延链升链建链。常态化督导考核。建立督促督办制度。研究制定《重点产业链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对重点产业链链长责任单位和专班成员单位分别进行考核。精准化企业服务。围绕畅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循环,攻难点、通堵点、除痛点,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新驱动力、价值创造力、投资牵引力、生态支撑力。

  重构重塑产业链是一项系统工程,等不得,慢不得。根据过往政府推动的各类产业规划实施经验,一定要坚持以市场化思维推动产业链重构重塑。主管部门要由行政化思维转向市场化思维,坚持市场导向和企业为主原则。做到政府引导而不包办,支持但不干预。不能一厢情愿,越俎代庖,更不能急于求成,造成新的“烂尾”。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编辑:孔凡哲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