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访谈 > 正文
贺建委: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河南实践
时间:2023-10-09 09:38:55    来源:河南经济报 豫经智库    

  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十年来,我省紧抓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利时机,大力打造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从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个维度对接“一带一路”,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2013年全省对共建国家的进出口额为645亿元,到2022年增加到2220亿元,增长了2.4倍,在全省进出口总值的占比由17.4%增加到26.1%,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对全省外贸贡献率不断提升。通过积极参与所在国的经济建设,我省“走出去”企业的规模、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促进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

  (一)郑州成为中欧班列的重要枢纽

  近年来,“一带一路”最亮丽的互联互通工程就是“中欧班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欧班列开行以来,保持安全稳定畅通运行,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10年来,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7.7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了解中欧班列的繁荣发展,首先要看郑州。郑州北站是中国最繁忙的编组站之一,它承担的车底选扣、集结、整备工作正是确保中欧班列能日行千里的关键一步。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9224班,货值约2350亿元,货重约590万吨,班列开行频次由2013年每月1班、2016年实现每天1班,到目前每天12班。综合运营能力保持全国前列,郑州成为中东部唯一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一趟趟“钢铁驼队”来往穿梭,宛如一条条飘逸舞动的彩练,将河南与世界紧紧相连,中原地区各种工业制品及丰收的农产品等,以适时的步伐走进欧洲人的工厂和餐桌。目前,郑州已在全国打造出数字班列、冷链班列和运贸一体化等特色名片,越来越多的“河南制造”乘坐中欧班列,沿着蜿蜒铮亮的铁轨走向全球。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目前,手机、汽车、锂电池及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切片、盾构机等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已成为我省畅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主要产品。尤其是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这“新三样”走俏海外,成为进入“一带一路”海外市场新的增长极。2023年前7个月,我省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合计出口41.3亿元,增长91.8%。此外,开封大蒜、驻马店调味品、洛阳办公家具等许多产品,在相关国家市场也有一定的占有率。同时,共建国家的天然橡胶、石油、煤炭、木材、铜矿砂以及豆类等原材料和粮食产品,已成为我省所需产品的重要来源。

  (三)引进来与“走出去”不断取得新成就

  一是有效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2022年我省实际使用共建国家的投资9.8亿美元,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额的55.1%,有效促进了我省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泰国正大集团在我省投资的企业已经超过40家,投资总额已超过400亿元;新加坡丰益集团在我省设立14家公司,投资总额及年产值都已超过100亿元;新加坡的丰树集团在我省设立了7家、普洛斯集团设立了4家外资企业。上述企业投资项目涉及工业制造、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及仓储物流等,有力促进了我省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我省企业对共建国家的投资取得了新成效。十年来,我省企业大胆“走出去”,不断开拓国际化经营之路。2022年我省对共建国家实际投资2.1亿美元,其中河南航投收购卢森堡货航35%的股权,成功架起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洛阳钼业集团通过国际并购,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钨、钴、铌、钼、铜等有色金属生产商,相关贸易业务位居全球前列;郑煤机集团通过并购德国博世公司新能源汽车起动机、发电机板块等业务,已成功实现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转型发展;我省企业“走出去”搞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2022年完成营业额实现16.5亿美元,占全省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39.8%。主要在南亚、东南亚、中东及中亚地区建设输变电工程、承担交通道路设计、施工和石油矿产资源勘察、建设农业产业园等,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活及发展环境,企业自身也得到发展壮大。

  三是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步伐加快。2016年以来,我省先后获批设立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监管模式、产业生态、平台载体等建设水平国内领先,业务覆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已有21家企业在32个共建国家设有66个海外仓,成为巩固跨境电商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载体。

  截至目前,全省跨境电商备案企业超过4.6万家,在4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仓206个,贸易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织起了一张链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云端大网”。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14年的不足1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2209.2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60%,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河南省的跨境电商规模及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我省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广,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互联互通”工程建设有了巨大进展,“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截至到2023年6月,中国已经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全球经济合作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十年来,河南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及工程承包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有力促进了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融入“一带一路”河南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还应看到,我省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壁垒较多的风险

  虽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对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西方国家的经济复苏起到间接的推动作用,但美西方国家仍然把此看成严重的地缘政治挑战,美政府提出了“建设更美好世界”的倡议,旨在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开展竞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复杂多变,存在政治安全风险,法律法规、贸易惯例和国内差异较大,企业由于缺少对东道国法律、财务、税务等方面的了解,规避经营风险的渠道有限;我省的贸易伙伴多是欠发达经济体,市场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部分企业反映东道国存在法律不健全不透明、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投资项目会受到反垄断审查、“本地化”要求、税务争议、知识产权纠纷等各类政府干预,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与价值链中低端的国际产能合作偏多

  从国家属性看,目前我省与共建“一带一路”的贸易伙伴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来自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相对较少,贸易水平和质量还不够高;从商品结构看,虽然在我省对外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较前些年占比有所上升,但还有较大比例属于农机设备、食品加工、纺织品、铝材等传统外贸品种,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不高;从产业链和价值链看,目前我省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价值链中低端的产能合作还比较多,高、精、尖技术及其产能的引入占比相对较小。

  (三)政策引导、金融及信息服务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2022年,我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达10740家。其中,民营企业超过9500余家,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1705.1亿元、增长26.7%,占全省对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的49.5%,成为“一带一路”贸易合作的“主力军”。目前仍有不少民营企业出于资源需求、拓展市场等因素考虑,很想“走出去”发展海外市场,但苦于找不到合适途径或好的导向,一些已经“走出去”的企业也面临一些现实困难。一是缺乏能够对投资进行总体统筹的人才及中长期战略性规划的指导,导致对重点国别、产业、产品投向不明确, 投资随机性强,成功率较低;二是企业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政策、法制、金融、人文等环境不甚了解,对投资地和投资的可行性难以把握,缺少能够及时提供咨询帮助的协调机构,一些走出去的企业遇到难题时感到很无助;三是缺少金融支持,国内相关部门和中介机构的服务不能及时满足企业赴境外发展的需要,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有时只好求助境外中介机构服务,但往往条件较为苛刻、成本较高。

  (四)产业园建设需继续强化,“抱团出海”的集群效应有待加强

  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已建成了几十个合作产业园区,并且取得了显著成就,已经成为亮丽的中国投资名片。我省在相关国家也已建成农业产业园等园区,但由于缺少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有较强产业话语权和产品定价权的国际性大企业,所建的产业园往往规模较小,独立运营和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上下游产业难以耦合,不易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众多相关企业抱团汇聚的集群效应。此外,我省企业在开展“一带一路”数据跨境流动业务合作、推动跨境数据便利化及双向有序流动等方面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对我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几点建议

  展望未来,我省要以共建“一带一路”10周年为新起点,在新一轮开放发展进程中,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大幅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本领,大胆探索创新,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上走在前列,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一)以实际行动应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和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实践证明,世界各国都期盼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未来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征程正在将这些理想变成现实。当然,我们也必须清楚,由于多种复杂因素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绝不是一片坦途。只要我们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得当,同共建各方携手同心、行而不辍,注重奠定强大的民意基础,就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以我省为例,自1981年我省与美国堪萨斯州首对友城结好以来,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遍及世界51个国家的125个城市。其中,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缔结了87对友城关系,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贡献了河南力量及河南方案。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省今后要继续强身健体,认真做好平台建设等相关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贸区、试验区、综保区等开放型经济载体作用,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要以自贸试验区提升发展为抓手,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要进一步抓实郑州航空港经济试验区建设,用好RCEP示范区,不断做强做大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提升国际物流网络辐射能力;要充分利用中欧班列这个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把中欧班列扩量提质发展作为实施优势再造战略和制度性开放战略的重要工程,高水平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和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加快从“丝路通道枢纽”向“丝路经济枢纽”的转型升级步伐。

  (二)完善信息服务机制,拓展数字化技术和服务

  应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机制。一是采取一定措施完善与共建国家合作的信息获取和交换制度,在政府层面构建一个双方信息合作平台,实时掌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政策的变动情况,提高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使双方企业能够及时调整外贸策略,减少政策变动和贸易壁垒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是面向企业,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录入共建国家最新投资环境和风险信息、政策动态及我国国家和省级层面最新政策,及时更新相关案例,并对企业广而告之,让企业知道信息平台的存在及作用,进而利用好平台进行投资决策。

  应有效拓展数字化技术和服务。近几年疫情防控带动了“云经济”、“非接触经济”等数字服务需求,催生了新的业态和新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我们有优势,世界也有需求。我们要继续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一道,积极开展“数字丝绸之路”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数字化“助推器”作用,拓展数字贸易发展空间,稳固我省跨境电商规模及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的地位;推动“一带一路”数智供应链体系建设,让物联网、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一系列数字化技术和服务惠及更多民众。

  (三)组建“走出去”护航舰队及企业联盟,为企业提供境外支撑和保障

  鉴于河南省中小企业多,缺乏龙头企业带头的状况,可充分发挥省侨商会、贸促会等在海外联络机构众多、与企业联系广泛的优势,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境外服务支撑。例如,可牵头联合我省有关部门及境外主流商会等行业机构,组成“走出去”企业护航舰队,为境外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风险信息及政策、法律、金融等综合服务和保障;吸纳优势企业和广大侨商企业,组建“走出去”企业联盟,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引导和带动企业“走出去”并行稳致远,加强企业间的融合互补,抱团取暖,形成上下游企业完美耦合的产业集聚效应。

  (四)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引导完善产业园区建设

  应持续在政策、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对接国家平台,主动联系亚投行、丝路基金、中非基金、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国家平台,争取中央金融机构及各类资金对河南的大力支持;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沟通平台,让企业充分了解金融机构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政策信息,从而让更多河南企业能够顺利“走出去”;鼓励地方企业与大型央企主动联系对接,形成产业衔接、业务配套、协同“走出去”的伙伴关系;联合省相关厅局整理外国留学生信息,为境外企业绘制“走出去”人才地图,方便“走出去”企业聘用合适的留学生人才,切实解决企业在境外用工难、管理难等问题。

  应引导完善产业园区建设。鼓励河南各类经济主体结合自身产能优势,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资源禀赋、市场要素相结合,积极在境外设立产业园区,并引导 “走出去”企业以境外园区为支撑点,在海外抱团发展。在境外园区生产的出口商品延长了国内的产业链,使企业得以分解投资风险,在国际地缘政治博弈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可规避某些贸易壁垒保证自身收益。建立产业园区既要充分考虑东道国的需要,考虑东道国政体、政党、政治稳定性和地缘政治关系,又要考虑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尽可能建设集群式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的海外产业链体系。

  (五)继续扩大河南“朋友圈”,让更多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加强与国外行业协会(商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定期召开双边或多边国际性、区域性研讨会,推动河南与沿线国家和重要城市签署经贸合作备忘录,扩大“朋友圈”,建立起多层次、多平台、多主体的常规性沟通渠道。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我省企业家出席海内外重要商务活动及项目洽谈等,帮助河南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应积极举办“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融合发展峰会、展会等大型活动,吸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客商来豫参展参会,争取更多高、精、尖技术和高端项目在豫落地生根。

编辑:孔凡哲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