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红旗渠干渠通水迎来60周年,奔腾不息的渠水,不仅润泽了林州大地,更见证了一位年轻设计者——吴祖太,用智慧与生命铸就的伟大传奇。
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引漳入林成为全县人民摆脱困境的唯一希望。吴祖太,这位年仅23岁的水利技术员,怀揣着改变林县百姓命运的决心,投身到红旗渠的设计工作中。他背着简陋的测量仪器,攀爬在陡峭的太行山间,脚下是万丈深渊,头顶是悬崖峭壁,每一步都充满危险。但吴祖太从未退缩,他翻山越岭,仔细勘测每一处地形,获取精准数据,为红旗渠的路线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设计方案制定的关键时期,吴祖太面临巨大挑战。当时技术资料匮乏、设备落后,可他凭借扎实专业知识和无畏勇气,带领团队日夜奋战。三个月里,他们查阅大量资料,反复论证,终于完成《林县引漳入林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书》。方案中,渠道走向巧妙合理,闸口、渡槽等设施布局科学,兼顾工程可行性与长远效益,为红旗渠建设提供了核心蓝图。
在我国治水史上,从大禹治水开始,水利工程多以疏导洪水为主要思路。而吴祖太设计红旗渠时,大胆突破传统,开创了长距离引水的先河,这是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上的重大革新。他不仅要解决水源引入问题,还要确保在复杂地形下,水流能顺利输送到指定区域,满足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需求。红旗渠的成功修建,为后续众多长距离调水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我国水利工程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中国水利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施工过程中,吴祖太始终扎根一线。遇到技术难题,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王家庄隧洞施工时,塌方频发,他不顾安危,深入洞中勘查,制定科学排险方案,稳定了施工人员的情绪。他还耐心为工人讲解技术要点,手把手传授操作技巧,培养出一批技术骨干,保障了工程顺利推进。
然而,命运对这位年轻的英雄太过残酷。1960年3月28日下午,王家庄隧洞突然传来噩耗,洞顶坍塌,正在洞内检查险情的吴祖太不幸牺牲,年仅27岁。他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红旗渠,可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建设者们继续前行。
如今,60年过去了,红旗渠累计引水超13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700余万亩次,促进粮食增产80亿斤,成为林州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 。林州也在红旗渠精神的激励下,从全国贫困县发展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吴祖太虽英年早逝,但他对红旗渠设计的贡献不可磨灭。他是红旗渠的“总设计师”,更是红旗渠精神的践行者。他的智慧、担当与奉献,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在新时代,红旗渠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创造更多人间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