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小企业如何有效推进数字化转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科学、有序、系统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日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明确部署全国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体系化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
《行动方案》提出明确的数字化转型目标是,到2027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取得扎实成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应改尽改,形成一批数字化水平达到三级、四级的转型标杆;试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全国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中小企业上云率超过40%。
《行动方案》部署了深入实施“百城”试点、分类梯次开展数字化改造、推进链群融通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赋能、深度激活中小企业数据要素价值、提升数字化转型供给质效、提高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等七项重点任务。可以看出,整体工作覆盖面比较大,重点任务突出,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力度空前。
在深入实施“百城”试点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因地制宜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分批支持100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因地制宜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推动4万家以上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其中1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类型复杂,各个企业遇到的具体问题不同,所以,《行动方案》非常强调因地制宜。这是脚踏实地的方法,有利于新的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在分类梯次开展数字化改造方面,《行动方案》提出,面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系统化集成改造;面向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实施重点场景深度改造;面向小微企业推广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支持地方探索“上云券”“算力券”等优惠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上云用算提供支持。鼓励算力中心提供“随接随用、按需付费”的云端算力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用算成本。这种举措,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上云,也为各地算力中心开拓新的应用场景提供了更多机遇。
实际上,我国持续通过多方面举措,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实施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已遴选两批66个城市,支持超3万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建设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编制《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等,加强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引。
伴随该《行动方案》的贯彻落实,我们将有更多中小企业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在数字化技术支撑下,更好地推进高质量发展,及时融入数字化发展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