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访谈 > 正文
张占仓:河南竞逐AI新赛道
时间:2025-03-19 18:35:11    来源:河南经济报豫经智库    

  在科技创新浪潮中,人工智能(AI)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发展人工智能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面对AI发展新“风口”,河南积极布局,全力竞逐AI新赛道,力求在这场科技竞赛中抢占先机,实现弯道超车。

  一、顶层设计与政策驱动:AI战略的全面铺开

  近年来,河南省将人工智能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政策引领与顶层设计加速布局。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人工智能+”行动,目标覆盖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农业等全领域,并计划实现规上制造企业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郑州市作为核心承载区,提出打造“AI之城”,建设高新区图灵小镇,力争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多层级政策协同发力,例如惠济区、中原区等区县将AI纳入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工业机器人园区、AI+文旅等项目,形成“省-市-区”联动的战略格局。

  二、算力与数据基建:夯实AI发展的“硬支撑”

  河南以算力、算法、数据“三驾马车”为基石,构建全国领先的算力网络。郑州凭借“东数西算”地理枢纽优势,建设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双精度算力100PFlops)、河南空港智算中心(万卡算力集群)等设施,算力规模有望跃居全国首位。数据要素方面,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挂牌数据资产超1.5万个,交易额突破20亿元,并首创“数据元件”模式,推动数据安全流通。此外,郑庆哈城市算力网试验场与国家嵩山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区域算力调度能力。

  三、产业生态与创新集群:从链式发展到生态跃迁

  河南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与全产业链布局,形成“基础硬件-算力平台-行业应用”的AI产业生态。超聚变、紫光、科大讯飞等150余家重点企业集聚郑州,带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超千亿元。例如,超聚变AI服务器市场份额全国第一,其液冷技术为Deep Seek大模型提供算力支持;安图生物则依托AI检验临床辅助决策系统打破国际垄断,服务全球6900余家医院。同时,河南投资集团联合30余家产业链企业成立AI生态联盟,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四、场景落地与行业赋能:AI重塑千行百业

  AI技术已深度融入河南经济社会的多领域。其中,在工业制造领域,郑煤机通过全面数智化改造成为世界“灯塔工厂”,郑州富士康智能车间实现“熄灯生产”,中科慧远的“慧脑”算法平台质检效率提升20倍。在农业领域,科大讯飞联合河南农大开发“弘农大模型”,实现作物病害智能诊断与精准决策。在医疗领域,APUS大模型在省儿童医院上线智能诊疗系统,服务超100万人次;伏羲慧眼眼科大模型可凭眼底照片生成全身体检报告。在政务领域,郑州市开年在乡镇级基层组织举行Deep Seek大模型应用培训,普及AI应用技术,成效显著。推行“AI+极简审批”,提升民生诉求处理效率。

  五、人才引育与开放合作:构筑创新“软实力”

  河南通过“引进来”与“本土化”双轨并行破解AI人才瓶颈。世界顶尖科学家李明回归担任中原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谋划水利、应急等领域AI应用。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筹建人工智能学院,吸引浙江等地科研人才加入。同时,政府与华为、清华大学等机构深度合作,举办领导干部“问学前沿”讲堂,要求党员干部掌握DeepSeek等工具,以“人脑+AI”提升治理效能。此外,郑州成立“AI+创新联合体”,联合华为、郑州大学等30余家单位共建技术转化平台。

  六、文化融合与未来探索:AI赋能中原新叙事

  河南正以AI技术激活传统文化,塑造“数智中原”新形象。郑州博物馆的“AI绘画共生探索”展通过52幅AI生成作品,探索人机协同艺术创作。黄河AI艺术实验室揭牌,推动元宇宙、AIGC短视频等文化项目落地。在文旅领域,惠济区规划“数字黄河”光影幻城,中原区开发机器人小镇,将AI融入城市文化IP建设。更具前瞻性的是,河南省科学院研发的28公斤级人形机器人采用自研肌腱绳驱技术,瞄准具身智能新赛道,力图在下一代AI浪潮中抢占先机。

  结语

  从厚重历史到智能未来,河南正以开放姿态拥抱AI革命。通过政策引领、基建筑基、生态聚合、场景落地、人才驱动与文化破界,中原大地展现出“AI+”的无限可能。随着郑州迈向“AI之城”,河南不仅成为全国人工智能版图的重要一极,更以“含AI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为区域经济转型与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河南样本”。

  (本文由Deep Seek撰写,作者进行了部分修改)

编辑:孔凡哲
关键字:
豫经智库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