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财办、中央农办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中央财办等部门关于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出部署,旨在加快建设高效顺畅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商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流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目前,全国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95%,每天约有1亿多件快递包裹在农村进出。但也要看到,当下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流通设施不足、缺乏规模效益、缺少龙头企业、城乡商品要素流动不畅、假冒伪劣商品多、要素保障不到位等。
《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推动城乡流通深度融合、加快补齐县乡村物流设施短板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双向畅通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其中,促进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双向顺畅是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下行”要使工业品到达农民身边,满足农村居民便利消费、就近销售的需求,也要实现与城市标准比肩的服务、商品质量、消费环境等;“上行”则是要建立更紧密的产销衔接,更好推动农产品进城,减少流通环节和流通中的损耗,在让城市消费者获得质优价廉的农产品的同时,实现农产品变现,助力农民保收增收。
综合来看,现阶段农产品“上行”比例仍然较低,比如不少地区仍存在农产品滞销、城市却因供给不足而导致价格偏高的情况。为了进一步发挥县域商业对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促进作用,近日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以供应链、物流配送、商品和服务下沉以及农产品上行为主线,通过建立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健全县乡物流配送体系,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流通新模式,从而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
农村流通体系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也是联系农村各个产业之间的纽带。在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过程中,商品和资源要素有序流动,一方面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向往,实现农民增收,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另一方面,流通业的大力发展将带动周边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
随着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进入设施升级、融合发展、数字化赋能的新阶段,更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弱项、补短板,解决好“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两个难题,进一步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和城乡融合发展,以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及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