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访谈 > 正文
李智永:提高金融供给适应性灵活性
时间:2023-11-22 09:14:18    来源: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今年以来,我省金融行业响应国家政策、主动担当尽责,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我省经济社会摆脱疫情影响、转向稳定发展通道起到了重要作用。前三季度,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359.8亿元。其中,投向境内实体经济的贷款增加6274.6亿元,同比增加1138.2亿元。同时,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债券发行利率都显著下降。但总体上看,我省金融发展仍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金融资源相对匮乏、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高等方面。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要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金融供给适应性和灵活性,通过改革实现金融制度优化和服务效率提升,促进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虽然处于恢复通道,但企业利润不足、居民收入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经营主体对于稳定的金融供给比较敏感。主要金融机构要继续担当作为,保持贷款合理平稳增长,积极承接中央政策,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同时要加快制订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专项债和市场化渠道相结合,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一方面,要做好对中小企业、“三农”等领域的支持,推动养老产业升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另一方面,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支持,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不断优化融资结构,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提供与科技、绿色、普惠等领域需求更相适应、业务更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满足各类主体需求。

  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行业本身就是由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基金等不同类型主体构成的一个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的体系。不同类型的主体在不同的市场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大型银行实力雄厚,在满足大企业、大项目需求以及助力产业升级方面有独特优势;中小银行机制灵活,能够更好满足中小企业和居民的个性化金融需求;保险、担保、期货等在分散市场风险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风投、基金、股市等在帮助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方面无可替代。当前我省金融服务体系存在明显短板,债券市场、股权融资、信用体系、风投基金、中介服务等发展相对滞后。河南经济总量常年全国排名第5,但是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存量在全国仅位列第15位,A股上市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12位。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只有157家、管理基金412只、资金规模1040亿元,相比于全国15.23万只私募基金、20.8万亿元的资金规模占比过低。健全金融服务体系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要尊重金融机构的自主性和平等权利,全面落实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放开市场,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吸引更多的省外优质金融机构和金融配套中介服务机构落户河南。同时也要加强政府监管,筑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防火墙,严厉打击金融犯罪,严禁“无照驾驶”和超范围经营,确保金融监管全覆盖、无例外。

  鼓励金融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更是顺应时代和技术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金融创新包括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目前我国投行的发展与建设金融强国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河南可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与发达地区合作组建专业化、国际化投行。同时也要大力发展保险、担保、基金、信托、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财务公司等非银金融机构。在制度方面,要鼓励金融机构针对科创、绿色、普惠等不同的要求,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业务周期、投研风控、容错机制、考核激励等运行机制,激发金融机构经营活力和创造性。搭建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平台,鼓励银行、担保、保险、证券公司等联动运行,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物联网金融、产业链金融、区块链金融等新业态,同时要严防伪金融创新导致的资金空转、脱实向虚。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编辑:孔凡哲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