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列为十大重点工作之首,凸显了消费在当下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地位。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内循环的关键环节,更是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过去的一年,我国在促进消费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家电、家具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品销售持续升温,智能家居和服务消费机器人等新型消费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202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继续发挥经济发展第一拉动力作用,这些数据彰显了消费市场的活力以及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但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主要制约因素在于有效需求仍然不足,特别是消费增长内生动力偏弱。
提振消费,提升消费能力是基础。消费能力的提升是激活市场的根本前提,今年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此形成“稳就业—增收入—促消费”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育儿补贴等方式,增强社会保障,释放居民“能消费”的信心。只有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消费才有底气,才能从根本上为消费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增加优质供给,是激发消费新动能的关键。一方面,应着眼于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消费发展,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推动智慧零售、远程医疗等场景创新,释放消费潜力。另一方面,要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今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扩大政策覆盖范围、优化补贴申报流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撬动更多大宗消费,真金白银地促使居民“愿消费”。
消费环境的优化,是提振消费信心的重要保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将推动解决“花钱买不开心”的消费痛点。今年开展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通过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消费环境引领等五大行动,促使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大幅提升,打造让消费者“敢消费”的环境。
提振消费是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不仅是应对短期经济压力的应急之策,更是中国经济向内需驱动转型的战略选择。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我们应抓住全国两会释放的政策红利,从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协同发力,激发消费潜能,让消费这驾“马车”在助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奔腾驰骋,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