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访谈 > 正文
张占仓:用更多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
时间:2025-08-16 00:02:16    来源:河南经济报豫经智库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年来,在这一理念引领下,中国大地发生了深刻的绿色变革,绿水青山不仅成为美丽中国的底色,更源源不断地创造出金山银山,带来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传统发展模式中,经济增长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带来资源枯竭、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而“两山”理念打破了这种陈旧思维,指出绿水青山本身就是宝贵财富,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当我们用心呵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绿水青山就能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浙江,“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随处可见。余村关停矿山、水泥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曾经尘土飞扬的矿区如今成为山清水秀的景区,村民吃上“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桐庐富春江畔,通过整治环境、修复生态,打造出宜居宜游的美丽城镇,吸引众多游客,带动民宿、文创等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这些案例充分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放眼全国,从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茫茫林海到库布齐沙漠的绿色奇迹,从长江经济带的共抓大保护到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山”理念引领各地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许多贫困地区依托当地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绿色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年来,在“两山”理念引领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不断提升。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一些地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绿色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两山”理念,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要以“两山”理念为指引,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让更多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相信在“两山”理念的照耀下,中国必将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步迈进,让美丽中国成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样板。

编辑:孔凡哲
关键字:
豫经智库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