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4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均提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5月6日,河南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把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重中之重。党中央、省委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部署信号强烈,要准确把握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加快构建具有河南特色、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阶段的迫切需要
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孕育,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外迁与升级并行,倒逼河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国内各省产业竞争趋于激烈,2020年后河南工业增加值等指标被福建反超,2022年规上工业利润总额降到全国第8位,迫切要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河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跃升阶段,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均可归于产业问题。如区域、行业发展不均衡,豫中、豫西、豫北整体强于豫南、豫东,冷冻食品、超硬材料、盾构、农机装备等优势产业与“工业母机”、芯片等弱势产业对比明显。特别地,河南制造业规模在全国位居前五位,高质量发展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巩固好、发挥好制造业优势,筑牢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在以人为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细分服务,在提高劳动者收入报酬的同时,为全省提供更优质精准的人性化服务;构建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增加适销对路的商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全省不同群体多层次消费需求;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河南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
做强做优现代制造业。加快食品、装备制造、化工和轻纺等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和生产效率,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做优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高成长产业,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和竞争优势。加强前沿技术交叉融合,前瞻布局量子通信、类脑智能和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
巩固提升现代农业。更加重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进优粮优种、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六优联动”,就地就近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充分发挥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平台作用,全面推进种业科技攻关,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打造现代种业强省。以“四优四化”和深化“三链同构”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培优培强十大优势特色农业,推进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促进河南由“中国粮仓”向“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转变。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物流、科技信息和教育培训,培育发展商务中介、现代金融和节能环保服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以推进文商旅融合为重点,做大做强现代商贸、健康服务等产业,提升发展养老育幼、家政服务和社区服务,促进房地产健康平稳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强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引领,提高跨区域服务业协同联动能力,着力构筑“龙头引领、梯次推进、协同互促”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深化产业协同融合。以新一代数字技术创新和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为主线,强化数字赋能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全产业链支撑,打造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河南样板”。做强做优本土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推动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强化开发区统筹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打造一批衔接互融的重点产业链群。
优化产业生态体系
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加强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接,加快各级产业研究院和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建设,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鼓励企业加大长期科技创新投入,坚决突破一批关键共性“卡脖子”技术,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加快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建设,贯通政产学研金服用主体,支持先进技术示范应用场景推广。
加强要素优化配置。深入推进“标准地”供地改革,建立差别化地价管理制度,鼓励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项目优先给予用地保障。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创新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效激发民间资本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投资力度。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人才激励机制,高规格实施招才引智和“中原英才计划”,引进培育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和行业领军人才(团队)。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动服务模式从“事项供给”到“场景服务”转变,实现政务服务快办、好办、易办。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强重点领域诚信建设,全面落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减少外资外贸企业投资经营限制,推动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加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体系。(作者单位: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