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访谈 > 正文
贺建委:“四高四争先”新时代背景下河南发展的战略导向
时间:2025-02-27 16:43:33    来源:豫经智库    

  2024年,河南经济总量突破6.3万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南提出了“四高四争先”的战略导向。这一战略不仅是河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更是其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奋勇争先的关键举措。笔者将从“四高四争先”的内涵、背景、具体举措及意义等方面,探讨这一战略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

  一、“四高四争先”的内涵与背景

  “四高四争先”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四大目标,明确了河南在四个方面奋勇争先的具体方向: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改革和创业创新创造、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保障生态安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战略的提出,既是河南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其立足自身实际、应对复杂外部环境的必然选择。

  从全国范围看,河南与四川围绕第五经济大省的竞争异常激烈,2024年两省GDP差距仅为1108亿元。同时,河南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坚期,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能级创新平台不足,亟需通过战略调整实现换道领跑。此外,河南还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生态环境压力增加等挑战。然而,河南也拥有独特的优势: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交通枢纽和人口大省,河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四高四争先”战略的实施,河南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补齐短板,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河南“四高四争先”的具体举措

  1. 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河南将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2024年,河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30.3%,得益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的争相布局。此外,河南还通过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新旧动能转化,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2. 高水平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

  河南充分发挥其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及一亿人口的消费市场优势,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2025年初,郑州至孟加拉国达卡和挪威奥斯陆的国际货运航线开通,进一步巩固了河南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的地位。

  3. 高品质生活: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刚突破60%,乡村面广、农村人口多,这既是发展的短板,也是新的增长点。通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河南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4. 高效能治理: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河南将生态安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线,明确提出在保障生态安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奋勇争先。通过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河南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四高四争先”的战略意义

  “四高四争先”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为河南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行动纲领,更在于其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准了定位,明确了河南在新发展阶段的核心任务和使命。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河南拥有1亿人口、全国第五的经济体量以及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区位交通优势,这为其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战略支点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四高四争先”战略的实施,河南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乡融合和生态保护,全面提升经济竞争力和社会治理能力。

  具体而言,这一战略有助于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例如,通过高水平开放,河南可以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利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开放平台,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同时,通过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河南可以缩小城乡差距,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此外,河南在高效能治理和生态安全方面的探索,也将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特别是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总之,“四高四争先”不仅是河南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其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承担更大使命的体现,将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河南智慧”和“河南力量”。

  总之,“四高四争先”战略为河南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河南正以奋勇争先的姿态,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一战略不仅是河南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其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承担更大使命的体现。未来,河南将继续以“四高四争先”为引领,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孔凡哲
关键字:
豫经智库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