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访谈 > 正文
郭丹丹:提升高质量发展“含绿量”
时间:2023-08-16 09:02:52    来源:河南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规模粗放扩张、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业的发展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高质量、更长期、更可持续的发展。

  近年来,我省不断完善生态环保地方性法规,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强化节能减排刚性约束,统筹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目前,全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速构建,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水平逐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交通运输数字化、绿色化迈出新步伐,绿色建筑发展迅速,城乡建设方式加快转变,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紧任务重,迫切需要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破解要素资源制约,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正确的生态观。要深刻理解生态是宝藏,是资源,也是财富。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必由之路。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高节约、环保、生态意识,增强全社会共同呵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自觉性和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践行简约适度的绿色消费新风尚,凝聚合力营造节能低碳浓厚氛围,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建设“无废城市”,构建科学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激活绿色发展内生动力。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我省是制造业大省,传统重工业占比较大,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要坚持系统观念,锚定绿色低碳方向,把握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新机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高耗水行业产能规模,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我省产业形成绿色、接续发展态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攻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大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的前沿技术、先进装备在企业发展、管理、生产制造等环节中的推广应用,加快构建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提升能源保障能力。我省是能源资源大省,但不是能源资源强省,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缺油少气、风光资源一般,大型水电资源基本开发完毕。当前,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还在深入推进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要摸清我省能源结构现状,建立能源资源库,为全省制定能源战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基础支撑。要开展系统、详细、全面的清洁能源潜力调查评估及应用类型研究,完善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清洁能源供给。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传统能源清洁开发利用效率,深度参与全球能源转型变革,深化区域间交流合作,增强能源供应保障和互联互通能力。

  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完备的政策体系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本手段。财税方面,科学精准编制财政预算,高效利用财政专项资金、财政补助、转移支付、绿色发展基金等。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环境保护税等税费优惠政策,引导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例如针对成本回收周期长、企业积极性不高的新能源项目,给予适当税费减免。金融方面,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探索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新模式、新产品、新服务,改善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的融资环境。人才技术方面,大力引育专业人才,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智力支持。加强我省各地绿色低碳转型技术、人才、信息数据共享,形成区域整体协同联动的良好态势。体制机制方面,把中央要求与我省实际相结合、把当前重点工作与长远制度建设相结合,创新完善绿色考核、多元化环保投入等体制机制,为绿色低碳转型营造良好制度环境。根据新形势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不断完善相关领域的管理体制机制。例如健全新型储能成本疏导机制,增加绿色电力供给,化解电力供需矛盾,保障电网安全和电力价格稳定;推动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能源安全与发展协调机制,与邻近省份电力余缺互补互济机制,加快省属国企能源转型,支持中小新能源企业做大做强,高水平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针对我省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中存在的引进多、创新少、成本高等问题,要建立健全行业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和民间资本参与机制,促进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降本增效,提升油气保障能力。(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编辑:孔凡哲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