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 首席记者 焦飒 记者 杨红波 通讯员 琚姣姣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准确把握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机遇,充分考虑河南发展的实际和特征,为我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质量发展立下了方向标、点亮了指路灯。”12月6日,博爱县委书记陈泓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博爱县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各项决策部署上来。
博爱县地处中原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也是联系豫西北晋东南的重要通道。2020年底太焦高铁正式通车,博爱县迎来“高铁时代”,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更加凸显。
“近年来,博爱县深刻把握全国和全省发展大势,确立了‘三城四县一枢纽’的发展战略,即高铁新城、文旅名城、全国文明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新创业示范县、乡村振兴示范县、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豫晋两省区域性枢纽。”陈泓说。
为了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博爱县将按照省委“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要求和焦作市委“1353”总体发展思路,找准定位、提升位次,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加强政治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工作导向,持续深化“一联三制”“双报到、双服务”等创新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立足良好的工业产业基础,瞄准国内外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谋划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打造主导产业集群。抢抓国家“新基建”政策机遇,以5G产业孵化园为载体,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同时,实施创新型企业成长培育行动,推动现有企业“三大改造”,培育转型升级动力源。
全力建设枢纽城市。博爱县境内月山编组站是国铁集团在华北地区较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郑太高铁焦作西站是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呼南高铁的重要节点。博爱县将按照省委提出的“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要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博爱日照无水港项目,建设省际公铁海多式联运物流基地;全力推进焦作科技职业学院、双创中心等项目建设,为制造业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坚持“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片区开发、全域协同”的理念,全力建设焦西高铁新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区。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博爱县农业发展基础良好,是全国首批吨粮县、中国十大蔬菜之乡,年产蔬菜、林果12.3亿公斤,产值16亿元,是郑州、洛阳、晋城等城市的重要菜篮子。下一步,该县将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强化党建引领,加强新型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做大做强蔬菜、怀姜等特色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共同富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弘扬黄河文化、怀商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乡村。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博爱县将围绕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借助青天河景区灾后重建契机,在景区服务设施、游乐设施改造提升中,嵌入本土特色文化元素,促进景区提质升级,打造体验式旅游景区,确保游客引得来、留得住、能消费。同时,推动文化与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催生旅游新业态。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博爱县有万里西气东输的国内首站,天然气、风能等资源丰富,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优势明显。下一步,该县将加快新能源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天然气能源利用、风电装备、光伏发电等产业,构建绿色高效的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持之以恒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优化生态环境。
“博爱县委、县政府将紧紧围绕省委、市委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结合‘三城四县一枢纽’发展战略,找准工作着力点、契合点,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博爱力量。”陈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