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动态 > 正文
聚势赋能 助力“工业脊梁”韧性破局
时间:2024-03-30 21:55:05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3月29日—30日,以“应对变局 行稳致远”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钢铁高峰论坛在郑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嘉宾齐聚一堂,对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如何应对钢铁贸易环境的巨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那么,我省钢铁行业现状如何?未来又该如何因地制宜塑造优势,向新质生产力方向前行?

钢铁产业大有可为

钢铁产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之一。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钢铁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我省印发《河南省加快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将打造“1+3+5”钢铁产业发展格局,让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了“路线图”;今年,我省又发布了《河南省钢铁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全面提升钢铁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我省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202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着力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七大万亿级产业集群,28条千亿级重点产业链,加速推进河南钢铁产业的重组整合,大幅提高产业集中度,做强做优做大钢铁集团,为建设现代化河南贡献钢铁的力量。

钢铁行业是关乎工业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郑州日常钢铁消费量达到了1600万吨,属于典型的钢铁消费大市。“当前,郑州市正在深入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产业转型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白色家电等一大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同时国家正在推进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城市更新都在加快推进。”郑州市政府副市长胡军说,这些都为钢铁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供强需弱仍使行业承压

当前钢铁行业正在经历一次“大考”。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下,钢铁行业整体生产经营面临极大困难和挑战,供给强于消费,钢材价格降幅大于原燃料价格降幅。

“近年来,钢铁行业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库存、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特征。”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看来,这一特征的产生原因主要是供给端产量弹性释放过大,对上游原料端价格产生支撑,对钢材价格产生抑制,亟需行业内统一思想,降低生产强度,杜绝恶性竞争,确保钢厂库存尽快回归往年正常水平。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个行业从小到大,从短缺到过剩,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规律。

河南省政府参事李涛表示,今年开年以来,部分钢铁企业陆续出现减产,甚至停产检修。钢材需求的平台期能否再长一些,今年是一个关键节点。如果平台期能够继续延续,可以为企业提供更长的缓冲期值得庆幸,但是企业仍然要做最坏的打算,时刻准备应对钢材需求的断崖式下跌。

“当前中国钢铁需求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二是中国工业化到了中后期,三是中国城市化到了成熟期,人口老龄化是一切需求下降的重要原因。”李涛说,在一个行业出现下行趋势的过程中,相关企业不断地提升技术境界,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平,使这个行业重新得到一个有利的发展,是一个根本方向。

减量提质成发展主旋律

随着绿色化、智能化在全产业的覆盖率、渗透率快速提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了钢铁行业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李涛表示,当前钢铁产业供需已经进入峰值平台期和结构调整的攻坚期。从行业来讲,科技创新促进发展,要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从企业看,要眼睛向内,强管理、优结构,培育核心竞争力。

“应对钢铁行业转型关键期,即使是需求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企业也要减量不减质,做到高端化、智能化和低碳化。”李涛说。

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看来,在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大潮中,钢铁行业的“数实融合”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绿色低碳是伴随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评判标准。“在扩大内需与供给侧改革的统筹结合中,抓好钢铁行业内各个市场,尽可能提供高水平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必要时可‘购买服务’取得‘外脑’的智力支持,锐意创新进取。”

制造业用钢、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升级,将产生一定量的高端钢材新增需求,工业化进程中的钢铁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姜维表示,汽车、家电、造船、新能源领域用钢有较大想象空间,“对于钢铁行业来说,苦练内功、降本增效是下行周期不变的主题。”

 

编辑:李媛媛
关键字:
豫经智库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