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动态 > 正文
多方发力推进能源科技创新
时间:2023-10-26 15:48:18    来源:经济日报    

  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内蒙古、湖北、广东等多地积极布局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通过发挥能源产业优势、加强能源资源的就地深加工等举措,全力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其中,推动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已成为共同目标。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着重强调将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特别是在“双碳”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等总体要求下,能源发展面临保安全、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等方面的挑战,对科技创新的需求非常迫切。可以说,科技创新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权重不断加大,逐渐成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因此,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绿色科技创新和推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能源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支撑引领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为确保科技创新在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先后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等文件,整体谋划了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的远景战略,明确提出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领域与难点问题,对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创新方向的整体布局,以及相关行业、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不过,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以及引领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我国能源科技创新依然存在一定差距。比如,能源技术装备长板优势不明显且尚存短板,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等方面需要进口,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偏少;推动能源科技创新的政策机制有待完善,产学研“散而不强”。因此,有必要在多方面重点发力,加快推进能源领域科技创新。

  要不断加强政策机制的保障性与适应性。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能源科技创新,但在政策落实、监管执行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应针对能源基础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薄弱环节、关键环节,出台具体政策机制。强化财税、金融等政策供给,充分用好各类社会资本,重点支持破解能源领域技术设备“卡脖子”问题,着力补强能源技术装备短板、锻造能源技术装备“长板”。

  要继续促进科技创新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为推动能源转型提供新机遇。要切实立足能源产业需求,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加快研究快速兴起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以及新业态、新模式,建立更加完备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体系,推动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

  还应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主体。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推动各领域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持续优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促进技术和市场的有效对接,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积极拓宽国际视野,参与国际技术竞争和标准制定,获得低碳技术发展优先权,精准突破制约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的瓶颈。(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胡春立)

编辑:孔凡哲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