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动态 > 正文
河南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出炉
时间:2024-01-06 17:06:07    来源:河南日报    

  一墙之隔,一边是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一边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随着“区港一体化”模式正式启用,企业货运车辆先出区再入区绕行的“藩篱”被打破。“依托一个系统,办理一次理货、一次查验,装货车辆就可以直接从综保区走专门卡口进入郑州机场,这一模式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50%以上、提升通关时效60%以上。”郑州市程驰速递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点赞。

  作为我省持续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的排头兵,河南自贸试验区不断改革探索,制度创新成果不断增多。1月4日,记者从省自贸办获悉,河南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公布,包括“区港一体化”在内的15项创新性较强、实践效果较好的案例上榜。截至目前,河南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形成559项制度创新成果。

  省自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15项案例涵盖科技创新、监管创新、法律服务、数字经济、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除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药品试点1项在符合条件的特定区域推广外,创新技术“能力交易”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通关模式智选菜单”应用、集成创新推进数据流通交易等14项案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在15项制度创新成果中,创新技术“能力交易”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格外引人关注。在传统技术交易模式中,科研机构“有什么卖什么”,而新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能力为交易标的,企业“需要什么”就“研发什么”,供需匹配前置到研发立项前,切实解决了研发与市场脱节问题,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缩短转化周期。2023年以来,依托该模式,72个项目实现精准匹配,19个项目达成技术能力交易,交易额1.56亿元,交易周期缩短50%以上。

  此外,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改革实现了政务服务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层级“一窗一站式”办理,极大优化了营商环境。据介绍,通过“综合窗口”改革,河南自贸试验区洛阳片区政务大厅服务窗口由80个压缩至55个,“专科受理”变“全科受理”,企业办事由“一事跑多窗”变“一窗办多事”,材料由“反复提交”变“共享获取”,审批材料减少40%以上。服务窗口平均办理时长减少50%以上,大幅减少企业等候时间,行政成本大幅降低。

  省自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15项制度创新成果聚焦解决企业、行业发展难题,积极探索、充分试验,打破了瓶颈、优化了环境,通过在全省复制推广,将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更好释放改革开放红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编辑:孔凡哲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