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卡”赋能招投标流程“更透明”
时间:2025-04-15 11:57:41 来源:河南经济报
如果一家公司看中了一个工程项目想参与投标,但是担心招投标流程“不透明”害怕“暗箱操作”而不敢参与投标,怎么办?
滑县给出了最佳答案:相关单位通力协作,严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三关卡”,让“不透明”没有空间、“暗箱操作”无处藏身。
“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公开透明、整个流程都能一清二楚,能不能中标都没有怨言。”张先生笑着感慨道。
张先生是一家建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去年,他的公司参加了滑县十几个项目的投标,虽然大多未能中标,但他对这里公开透明的整个流程都非常满意。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软实力,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促进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率,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央、省市对营商环境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推进力度越来越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4月15日,滑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彦林接受记者时说,“去年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以来,滑县持续加大专项整治工作力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提升和巩固专项整治成效。”
优化制度机制,加大事前监督。全面对标安阳市政策文件,县发改、住建、交通、水利、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出台23项制度机制,对招投标工作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规范,为营造公平竞争的招投标市场环境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加强招标文件事前备案审核,对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防止出现违法违规设置量身定做、排斥潜在投标人等资格条件、评分办法、中标条件等问题,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率达100%。县纪委监委在项目立项、代理机构选取、招标文件编制等环节对政府投资项目招标人制发《廉政提示函》,督促项目单位建立完善“三重一大”机制、限额以下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等4项内控制度,强化标前监督,有效防范廉政风险。
强化智能监管,严格事中管理。强化行政监督部门注册在线监管平台帐号管理,通过运用智能监管系统,项目监管子系统、视音频监管系统、大数据智能监管子系统,对评标全过程、全时段进行监管,持续提升在线监管能力。严格落实“一标一评”考核制度,强化对评标专家、招标代理机构的履职行为管理,切实规范评标专家的评标评审行为,提高招标代理机构的服务质量。出台《重大项目招标投标“评定分离”操作指引》,首个“评定分离”项目已顺利实施,评标环节遵循科学评审标准,定标环节严格既定程序,有效规避了传统评标定标过程中的廉政风险,提高招投标公正性和透明度。
细化领域核查,加强事后监管。对中标人采取线上人脸识别考勤系统抽查、钉钉软件打卡及实地核查,着力解决标后转包和违法分包问题,强化标后履约监管。县住建部门对建筑规模5000平方米以上的房建项目纳入施工现场实名制管理,对项目经理、总监打卡未满足要求和人脸未录入的项目经理和总监进行不良行为记分和警告处分;对在建项目进行建筑市场检查和安全生产督导。县交通部门对在建工程项目的合同签订及变更、项目经理及关键岗位人员履职和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等方面进行抽查,对相关人员进行信用评价记录处分。各政监督部门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及大厅多渠道公布受理投诉行政监督部门联系方式和受理投诉流程图,实现线上受理投诉,不断提升投诉服务质效。
“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市两级工作部署,全力推进招投标领域‘智能化运用、标准化建设、透明化运作’,持续完善交易平台功能,加快系统智能化升级,优化交易服务机制,切实提升公共资源交易质量、效率和公信力。进一步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的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张彦林说。(徐淑霞 林 浩 张一平 )
关键字:
豫经智库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