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动态 > 正文
小小电子券撬动体育消费大市场
时间:2025-03-19 18:39:01    来源:人民网    

  近日, 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扩大文体旅游消费,并运用财政补贴等政策工具,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将促消费同惠民生、补短板结合起来,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更好发挥消费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拉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通过政策支持与市场激励的双轮驱动,陆续推出体育消费券发放计划,以“小补贴”激活大市场。面值不高的电子券犹如一支支“穿云箭”,点燃群众运动热情,引领体育消费,促进多产业融合,助推全民健身持续升温。

  3月17日,2025武汉体育消费周启幕,活动期间将分批次发放1000万元体育消费券。通用券面值有6种,从10元到300元不等,集聚体育用品、体育场馆、汉马美食生活节、汉马微店等多元业态应用场景,做到“一券在手,畅享实惠”,全力打造武汉体育消费新热点。

  早在3月初,2025年“乐动上海”体育消费券开始陆续发放,通用券面值共有5元、10元、20元、30元、50元、80元等6种,涵盖游泳、冰雪等7类专项券,上海市民可通过网上多平台领取,实现“线上领券、线下核销”的无缝衔接。全年将发券总金额6000万元,覆盖上海市超过800家定点体育场馆,形成“15分钟健身圈”服务体系。

  此外,贵州、四川、内蒙古、河北、陕西等地今年均已发放过体育消费券。如陕西西安自2月14日开始发放,将持续到10月10日,共发放34周。券种包括体育健身、体育雪场和体育用品三类。与往年相比,西安今年的体育惠民电子消费券除了发放周期更长、参与商家更多、券值更齐全、优惠力度更大之外,还特别增设了100万元冰雪消费券。

  “发放体育消费券,能极大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海向人民网记者表示,消费券既让群众得到实惠,又能带动体育场馆、体育用品等相关消费,提高场馆使用率,缓解相关企业经营压力,并促进全民健身热潮。“通过补贴的方式降低消费门槛,培养大众体育消费习惯,产业规模自然而然增大,产业结构也从中得到优化。”

  “消费券还有杠杆作用,起到乘数效应。”李海举例说,上海今年拟发放6000万元的消费券,但通过赛事活动等带动旅游、餐饮等关联产业,极可能撬动10亿元的消费规模。他还表示,消费券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效果更好,因为消费券的使用通常有一定限制,只能在特定的商家或特定的场所使用,“从而引导消费者更多地选择中小微企业,增加这些经营主体收入,间接带动就业。”

  多地案例,佐证了体育消费券撬动的可观潜能。重庆市2023年发放体育消费券1100余万元,带动体育消费超1亿元。2025年初贵州省发放总额1000万元体育健身消费券,迅速点燃群众运动热情,贵阳等地的健身房、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场地人气爆棚,订单激增。河北省近6年累计发放7000万元消费券,带动超400家场馆增收,激活350万人次健身需求。

  体育消费券作为政策工具,通过市场手段“四两拨千斤”,正激活产业新动能,绘就多方共赢图景。李海说,今后应进一步优化发放精准度,建立事后评估机制,规范化、科学化运作,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成为串联起健康生活、城市经济、社会服务的纽带,书写体育与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孔凡哲
关键字:
豫经智库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