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九月,走进位于郑州市的圃田车站,映入眼帘的是一辆辆吊车紧张“忙碌”,一列列中欧班列有序装载,一箱箱货物等待驶向万里之外的欧洲。
9月17日,“钢铁丝路好风光 中欧班列(郑州)一线行”活动走进郑州北车站调度指挥中心、郑州北车辆段中欧班列整备作业点、郑州陆港中欧班列商品超市、圃田车站中欧班列专用线、河南保税集团等地,探秘中欧班列(郑州)万里驰骋新丝路背后的故事。
一直以来,作为河南“陆上丝绸之路”代表的中欧班列(郑州)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扎实推进,发货量越来越大,业务范围覆盖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境内外合作伙伴达到6000多家,成为我省“陆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载体,被誉为中欧陆上贸易的“黄金列车”。
跑出扩量提质“加速度”
9月17日,一列满载医疗器械、汽车配件、儿童玩具、食品、家具家电的X8202次中欧班列(郑州)从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驶出,经二连浩特开往德国汉堡。
自2013年7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郑州)开行以来,国铁集团郑州局累计开行中欧班列(郑州)8426列、发送货物73万标箱,较班列运行初期分别提升467%、503%。其中,去程4358列、40万标箱;回程4068列、33万标箱,累计发送货物 754万吨。
如果说,千年之前络绎不绝的驼铃商队,撑起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那么,如今呼啸奔驰的中欧班列(郑州)促进了中国同各国的经贸合作。中欧班列(郑州)立足全省打造“四条丝路”陆上货运品牌,通过公路、水路、航空以及铁路共建体系,强强联合,实现了网络联通内外、运转顺畅高效、标准衔接协同、支撑保障有力。
“中欧班列(郑州)从最初开行的每月1列到如今最多每周34列,开行量逐年递增,我们从新增站内股道、集装箱作业线、取送车次数以及最新上线的调车作业安全系统、集装箱防调脱系统等方面,全力以赴保障中欧班列(郑州)顺利开行。”国铁集团郑州局郑州车务段圃田车站党总支书记李文标说。
丝路兴,天下通。一趟趟中欧班列(郑州)的开行不断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实现提档升级,让一条条“商贸路”成为互利共赢发展的“经济带”。
让百姓共享惠民红利
9月14日18时30分,在郑州市京广路上,中欧班列进口商品自营超市内的商品琳琅满目、价格实惠,前来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店员正在忙着帮市民扫描结账。在服务市民的基础上,国铁集团郑州局将中欧班列进口商品自营超市搬进了高铁站,成为进站旅客购买进口商品的“网红”打卡点。
“中欧班列(郑州)已成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发展纽带,作为超市主体经营单位,我们要让老百姓更好地享受中欧班列(郑州)带来的红利和便利。”河南中原铁道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韩伟说。
近年来,国铁集团郑州局坚持高质量开行中欧班列,相继开通并常态化运行了郑州至莫斯科、汉堡、慕尼黑、阿拉木图、塔什干、列日、河内、赫尔辛基、卡托维兹、米兰等线路,承运进出口货物品类近万种。依托中欧班列进口商品集散和运输优势,建设中欧班列进口商品自营超市,持续提升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优化进销渠道,丰富商品类别,为顾客提供品质优良、价格实惠的进口商品。
中欧班列进口商品项目负责人晏丰说:“为了更好地惠及消费者,我们主动迎合市场,最大限度方便居民,探索中欧班列进口商品自营超市经营之路,从铁路行业资源优势出发,深入各客运车站、铁路周边小区实地调研,将目光锁定在社区型、精品型超市。”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进口商品自营超市已进驻全省多个小区和郑州东站等11个高铁站。销售的进口商品来自“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涵盖食品、酒水、日用化妆品、粮油调味品等2000余种商品,真正让老百姓共享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最直接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