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网讯 (河南经济报通讯员 席瑞娜)“以往玉米收获后秸秆处理是最让人头疼的事,不能随意乱堆,更不能焚烧,现在好了,全部打捆成草墩子,一部分留下来喂自家的羊,一部分卖给养殖大户、电厂等,还能增加收入。”10月15日,安阳市滑县四间房镇王道口村村民于国利高兴地说。
目前,秋粮采收归仓已进入收尾阶段,玉米丰收后留下的秸秆如何处理,一直是农民们的一块“头疼事”。
走进四间房镇王道口村的玉米地里,正在工作的秸秆捡拾打捆机格外引人注目。随着打捆机在田地里匀速前进,散落在地里的秸秆被快速“吞”进去,随即被捆成圆柱形从机子尾部“吐”出来。
近年来,滑县四间房镇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坚持把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为创建“生态宜居星”奠定良好基础。该镇积极推广秸秆收割打捆技术,通过村内广播、标语横幅、告知书、微信群等方式,持续加大对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的宣传力度和深度,提高广大群众秸秆禁烧综合利用的自觉性。建立以镇、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健全“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农户包田”的包保责任体系和监管机制,以秸秆禁烧工作为切入点,持续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把令农民头疼的“废物”变成了可综合利用的“宝贝”,促进群众增收。
“如今,秸秆回收,不仅能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还可以改善土壤、减少病虫害发生,有利于下茬的播种。同时,推进秸秆资源化再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互利双赢。”滑县四间房镇党委书记张国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