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7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韧性活力持续显现。园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9.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6%。未来,我国将持续支持国家高新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2024年,国家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4.1%,同比名义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约2.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32.5%,同比增长2.2%,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5.5个百分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拥有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50%左右,具身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原型、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等原创技术、首发产品不断涌现。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下一代互联网等未来产业已初步形成发展优势。
优质企业竞争力实现新跃升。截至去年底,国家高新区集聚了全国33%的高新技术企业、46%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67%的独角兽企业。同时,发挥国家高新区主力军作用,招录了14.4万高校毕业生担任科研助理,为高质量就业提供有力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吴家喜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支持国家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吴家喜:建立国家高新区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深度对接机制,推动在国家高新区布局更多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培育一大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高新区各类创新主体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方案》已经印发,下一步,将以增强国家高新区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优化赛道布局,强化制度供给,促进协同发展,打造一批新赛道策源地和集聚区。
吴家喜:面向所有国家高新区,组织省级主管部门按年度推荐符合条件的新赛道,搭建新赛道培育库,加强动态更新与监测机制。按照战略性、领先性、成长性、带动性的标准,建立重点新赛道评价体系。重点围绕增强技术策源能力、完善孵化服务链条、培育壮大高成长企业、深化金融精准支持、促进新赛道加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