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动态 > 正文
项目建设频加速 科技之城正崛起
时间:2023-10-16 09:24:59    来源:河南日报    

俯瞰中原科技城 。

  金秋时节,中原科技城项目建设迎来新的“收获季”。

  10月15日,全省第十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中原科技城专场活动举行,集中签约曙光智能超算中心等51个项目,总投资259.9亿元,开工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等18个项目,总投资242.1亿元,投产中国电子郑州数据创新中心等6个项目,总投资77.6亿元。

  这是一座被寄予厚望的“科技之城”。

  中原科技城是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主平台和主阵地,是构建“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的关键支点,事关创新发展,事关现代化河南建设全局。

  这座城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支持的力量。

  “中原科技城正式揭牌建设以来,省科技厅完善政策支撑体系、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加快推动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创新载体、基础设施、创新项目等落地实施,着力将中原科技城打造成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高峰’和‘引擎’。”专场活动上,省科技厅主要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中原科技城的建设情况。

  “围绕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创新平台、一流高校(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等落地,拟在认定奖补、运行经费、仪器设备共享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一流创新生态加速构建。”“建立中原科技城与省直部门直通车制度,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据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发展改革委正会同省市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中原科技城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提升要素保障能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助力中原科技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郑东新区260平方公里区域内,中原科技城与省科学院、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这个创新之“核”,足够大,也足够硬。

  中国科学院河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进驻龙子湖智慧岛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拥有了一方大展拳脚的新天地。

  “河南科技创新正在蓬勃发展,如果没有参与其中,对中科院是一个遗憾,对科学家是一种损失。”该中心主任李季动情地说,“我们将积极融入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促进优质创新资源集聚河南、加快科技成果在豫转化。”

  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正在向这座城集聚。

  “近年来,我注意到,河南省以‘三个一批’项目建设为主抓手,攻坚精准引育、打造最优环境,吸引了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河南,集聚了更多人才扎根河南,形成了系统化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专场活动上,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李明说。

  “我们会深耕核心技术,强化智力集聚的协同网络,推动项目高效建设。”入职河南后,李明在中原科技城先组建了院士办公室,又负责牵头筹建了中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人工智能癌症免疫治疗、人工智能识别甲骨文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目前,中原科技城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179名,吸引带动各类青年人才3万余人创新创业,培育数字人才2万余名,形成了两院院士等领军人才带动,研发、数字、技能人才涌动的“天下英才聚中原”的新局面。

  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在这座城孕育而生。

  航空发动机激光精密制孔装备、激光等离子体纳米粉材料制造系统、玻璃微流控芯片激光精密制造……专场活动现场,省科学院激光制造研究所执行所长江浩庆发布了一批最新研发成果,都是省科学院团队今年以来马不停蹄攻关的科研项目,破解了一个个“卡脖子”难题。

  一个个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在这座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是中广核与河南自氢能产业合作之后的又一项产业合作突破。”作为“签约一批”项目的代表,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公司董事长李勇这一次选择把总投资50亿元的医疗健康中原总部项目落户中原科技城。

  “我们来了!”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副总裁、中电(郑州)数据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丽华格外激动。

  当天,中国电子郑州数据创新中心项目在龙子湖湖心岛创智天地投产,通过建设华中地区首个数据要素基础设施(数据金库),发布中国数据要素发展指数、活力指数,培育数据要素产业生态,助推郑州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数仓、数纽、数港”。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随着“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的深入实施,中原科技城已累计招引项目410个,签约总额超3000亿元;集聚国家创新平台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部(委)重点实验室16家、省实验室9家等;集聚了近600家高新技术企业、逾千家科技型企业、超万家科创企业。

  项目建设频加速,科技之城正崛起。未来,这里将成为全国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重大创新平台的重要集聚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接地、一流创新人才的重要汇集地。

编辑:孔凡哲
关键字:
豫经智库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