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动态 > 正文
周口产业转型势头正劲
时间:2023-10-13 08:48:36    来源:河南日报    

  金秋十月,农业大市周口迎来了繁忙的收获季。走进商水县张庄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田野里一台台玉米收割机正在作业,机器轰鸣声由远及近。

  “今年玉米大丰收,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实地测产,示范区平均亩产在900公斤以上,比去年亩均增产100多公斤!”商水县种粮大户邱守先面露喜色。

  商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祁勇介绍,为提高今年秋粮产量,商水县创新服务机制,建强“三支队伍”,大力推动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现代化服务。

  全县组建了玉米生产专家指导组和23个农技服务小分队,推广密植高产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培育118家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广良种良法;示范区的运维中心,还联合了农业、气象等多个部门,提供植保、种子、农技、农机等“一站式服务”。

  农户可随时在手机上查看具体地块的天气、病虫害、土壤墒情等信息,控制滴灌带浇水施肥,呼叫无人机植保服务。“这些现代农业服务给我们提供了极大便利,配合密植技术,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邱守先说。

  黄泛区农场最高单产914公斤;商水县10万亩玉米示范方最高单产1053.82公斤;太康县常青农场百亩玉米示范方平均单产1082.49公斤……一个个亮眼的数据,展现了周口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紧握农业这张“王牌”,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周口市近年来大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自动化生产线上,平均每秒屠宰加工6只肉鸡,按照部位精确分割为鸡腿、鸡翅、鸡胸肉等市场化产品……位于西华县的双汇1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从立项之初,就在饲料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等全产业链布局。

  该项目共6个子项目34个厂,通过饲料加工年转化玉米等粮食56万吨,产值约40亿元,在不断产出肉鸡产品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全市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其原料为玉米淀粉,经过几轮制备,产出的聚乳酸等高附加值材料,可应用于生产降解地膜、餐盒吸管、快递包装袋等产品。“不仅清洁环保,可替代部分塑料产品实现绿色循环,还提高了粮食的附加值,对产业优化升级起到推动作用。”淮阳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员说。

  位于淮阳区的银丰塑料有限公司,与高校联手攻克关键技术,让可降解材料在1年内能完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产品在日本、荷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备受青睐。

  在其带动下,淮阳区可降解材料产业逐渐成长壮大,可降解材料年产能达15万吨以上。

  “去年,我们还引进了总投资15亿元的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由北京天罡集团与河南银丰合作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年产可降解农用地膜、购物袋、包装袋等系列产品10万吨,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周口市淮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运行部主任梁宗政介绍。

  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周口市重点打造口粮生产、粮食储运、食品加工、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农产品期货“六大中心”,积极创建2个国家级、1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农”,明确了稳步发展的基点;“工”,描绘了加速腾飞的路径。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周口识变求变、守中开新,立足农业发展基础,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努力在产业大变局中加速崛起。周口市正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快速转型,一条农业、工业优势叠加相互促进的发展之路正在形成。

编辑:孔凡哲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