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动态 > 正文
河南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时间:2024-11-02 10:03:48    来源: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孔学姣 见习记者 张慧琪

  今年是我省为期3年的深化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的收官之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省政府食安办联合省市场监管局举办“攻坚惠民生 豫见新食安”主题调研采访,集中展现食品安全省建设成果,助推河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深化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4年)》,谋划提出实施标准制(修)订和风险监测、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餐饮质量安全提升、食用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建设等12项攻坚行动。随后各责任单位分别出台配套子方案,全面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如今,全省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河南连续两年在国家食品安全考核中获得A级等次,受到国务院食安委的通报表扬。食品安全稳中向好的背后是各项攻坚行动扎实开展。

  在济源一中后勤中心粮油大仓库内,一袋袋米面整齐排列,一旁挂着一把锥子,方便随时检查米面质量。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学校独创的五谷杂粮大漏斗,确保粮食先进先出、绝对保鲜;采用色标形迹管理法,用色标和数码让进入仓库的每样食材都具有“身份证”,保证按顺序排队上架……

  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是我省深化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12项攻坚行动之一,备受社会关注。“每月学校都会组织一次食材采购招标会,确定最优者中标,确保所采购的食材品质过硬。同时,通过实施统一配送,健全各方参与的良好监管格局,切实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济源一中党委书记李雪颖说。

  洛阳通河农副产品物流产业园入驻商户达2100余家,2023年各种农产品交易量突破280万吨,交易额突破180亿元,为洛阳市及周边地区约2000万居民提供着70%的农产品供应。

  “我们严格开展各类农产品入场监管,在进口处专门设置了货源追溯登记系统,入场的各类农产品必须提供产地证明和检验检测合格证明,通过抓拍上传通河市场‘一卡通’电子结算货源追溯系统后才可入场,为后期各类农产品的溯源提供了有力依据。”通河农副产品物流产业园有关负责人说。

  作为攻坚行动之一,食用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建设行动提出,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手段,建立重点农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包括通河农副产品物流产业园在内,全省已有多家市场进行了积极探索。郑州智慧农产品配送中心在郑州市首家实现集农产品智慧交易、数据服务、全链条溯源等于一体的食品流通全流程智慧化管理。周口黄淮市场建立农产品信息追溯系统,商户入场前在“黄淮智慧农批”系统完成承诺达标合格证、检疫合格证明等文件的报备,经查验合格后方可入场。

  保障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用铁的标准抓食品安全,用铁的手腕整治隐患,用铁的心肠进行问责,用铁的办法实现本质安全,加快健全食品安全常态化治理机制,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孔凡哲
关键字:
豫经智库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