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邵可强
3月14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对《河南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具体任务举措等进行解读。
“我省明确了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打造全国物流降本增效先行区的目标。”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万战伟介绍,《实施方案》在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3个结合”:注重落实国家要求和我省实际结合,注重立足当前和放眼长远结合,注重统筹推进和试点带动结合。并创新提出降低物流体系运行、资源配置、协同组织、技术升级和企业经营等“五个成本”。万战伟对其中的“降本16条”做出进一步解释。
降低物流体系运行成本方面
优化物流枢纽设施网络。提速提质建设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等重大基础设施,开展区域物流枢纽动态调整,布局建设15个左右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功能复合、高效联通的物流设施群。
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加强物流枢纽与物流通道、末端配送等设施高效对接,创新“卡车航班”运营模式,加快空陆联运“一单制”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推进多式联运高等级标准制修订。
加快优化运输结构。研究制定全省高铁物流发展规划、高铁货运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综合货运枢纽“134N”工程,力争到2027年,铁路、水路货运周转量较2024年分别增长5.7%、10%左右。
推进现代物流与生产力布局协同发展。开展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培育形成5个左右省级枢纽经济先行区,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
降低物流资源配置成本方面
推进铁路体制改革。支持铁路货运场站开展物流服务经营活动,大力发展高效稳定、市场化的直达货运班列,完善铁路货运价格灵活调整机制,推进铁路专用线共用。
推动公路货运市场治理和改革。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超限超载认定标准,持续开展公路货运超载治理专项行动,严查货车超限超载违法行为,深入实施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
加快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改革。探索建设跨部门、跨领域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省物流行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物流企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降低物流协同组织成本方面
加快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鼓励大型制造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大宗商品物流园区向供应链集成服务商转型,支持中欧班列大宗商品“散改集”,健全城乡商贸流通网络。
推动国际供应链提质增效。实施郑州机场航空货运三年倍增行动,编制临港产业规划,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推动中欧班列运贸产一体化发展。
加大物流龙头企业引育。聚焦国际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电商等领域的大型物流集成商,引进新设一批区域性、功能性总部,鼓励各地组建国有骨干物流企业,力争到2027年,3A级以上物流企业超过400家。
降低物流技术升级成本方面
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相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完善智能快递箱、智能充换电站等设施。
加快物流绿色化转型。支持物流枢纽场站、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等绿色化升级,推动零碳车队、零碳物流园区建设,鼓励物流园区建设屋顶光伏电站,2025年底前,除应急车辆外,实现全省城市建成区物流配送、邮政用车基本新能源化。
提升物流标准化发展水平。搭建全省物流行业标准框架,加快推进物流关键领域和新业态、新模式标准制定,推动物流园区应用标准化设施设备和装载器具。
降低物流企业经营成本方面
加大投融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债、省级服务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加大对物流重大基础设施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创新中小物流企业金融服务产品,探索组建物流数据信用联盟。
加大仓储物流用地支持力度。在符合规划前提下,支持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供应物流及相关配套设施用地,允许物流仓储用地和一类工业用地合理转换。
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物流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业企业,依法享受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支持我省铁路口岸纳入启运港退税政策实施范围。
打造物流枢纽建设先行区
物流枢纽是重要的物流资源配置中心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是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
万战伟表示,近年来,我省坚持把物流枢纽作为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建设现代物流强省的关键抓手,着力完善枢纽设施、推动项目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全力打造物流枢纽建设先行区。
其中,在国家物流枢纽创建上争先。推动郑州、洛阳等8个城市的10个物流枢纽纳入国家规划,总量分别居全国第2位、第6位,其中,7个物流枢纽获批纳入国家建设名单、总量居全国第5位。特别是今年初,争取周口港口型、驻马店陆港型物流枢纽新增纳入国家规划,进一步丰富了枢纽类型、完善了枢纽网络。
在区域物流枢纽布局建设上争先。率先开展省级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围绕中心城市和部分县(市)培育认定了30个区域物流枢纽,强化与国家物流枢纽的分工协作和有效衔接,打造便捷高效、功能融合的物流枢纽网络。
在枢纽设施成网上争先。组建全国首个省级物流枢纽(园区)联盟,推动联盟企业联合开展招商、竞争性谈判,目前入盟单位达100多家、入驻企业近9万家。加快标志性、牵引性项目建设,建成投用郑州机场三期北货运区、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等项目,高标准启动中国邮政航空枢纽、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
下一步,将重点在以物流枢纽为引领、推动深层次降低物流体系运行成本上聚焦聚力。
交通运输部门在推动多式联运和运输结构调整,服务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
发布会上,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崔梅表示,将聚焦“四高四争先”,围绕“网络支撑、枢纽支撑、平台支撑、制度支撑”4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加快交通优势再造,全力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积极服务河南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和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