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上午,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郑州召开。会前,来自不同界别的部分省政协委员亮相“委员通道”,就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回答记者提问。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文/图
如何让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叫响全球?委员王胜昔回答道:“我认为要做好八个字: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从二里头到殷墟,从出土千年骨笛的贾湖遗址到仰韶文化,再到河南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的推出,大美河南,频频出圈。
作为新闻出版界别的委员,同时也是河南“兴文化”工程的特聘专家,如何挖掘辉煌灿烂的中原文化,河南近几年的做法是,在“行走河南”中找到“小支点”,努力撬动“读懂中国”的“大传播”。
王胜昔认为,首先要抓住河南省重点的文化遗存,探秘它的“前世今生”,讲给世人听;其次是挖掘流传千年的冷门绝学和传统艺术。
行走河南,触摸历史,读懂了中国文字,读懂了承载传统文化的民间技艺,也就读懂了中国。
作为新闻出版界的政协委员,王胜昔建议,河南专门设立一个冷门绝学研究院,收集整理、抢救挖掘深藏在民间的冷门绝学,让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不失传,真正实现“冷门绝学不再冷,民间艺术有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