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作为定点帮扶受益者,下一步将承接好、落实好上级单位帮扶资源,抢抓机遇,借势发展、借智作为、借力推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11月15日,滑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陆志杰在中央单位在豫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上表示。
2021年以来,滑县先后与1家中派单位、6家省派单位、95家县派单位结缘,共同聚焦产业振兴,深化合作层次,深度思索如何办实事、开新局,打造新模式,努力构建共享、共建、共荣的帮扶共同体,采取教育帮扶、健康帮扶、金融帮扶等措施,助力滑县脱贫摘帽,全域领跑乡村振兴。
“这几年,我们村变化很大,生活环境改善了,村民精神面貌更好了,村里还建起了民宿,功能齐全,景色优美,入围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名单,吸引了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不仅聚集了人气儿,还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这都得益于中国民生银行的鼎力帮扶。”提起村里的变化和定点帮扶带来的“实惠”,滑县枣村乡堤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素玲激动地说。
滑县枣村乡堤上村“白马林谷”民宿是滑县首个规模性民宿文旅类富民产业项目,总投资3000多万元,其中中国民生银行直接捐助2050万元,总占地60亩,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包括4个园区、25间客房,并配套建设了游客中心、多功能餐厅、文化展厅、无边泳池、健身房、酒吧KTV、森林停车场等。
“中国民生银行积极引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百美村庄’民宿文旅模式,引导我们实施‘休闲农业+’产业发策略。现在,我们村民俗日接待游客超百人,每年为村集体分红不少于30万元。”闫素玲说。
同样,在滑县王庄镇大柳树村,定点帮扶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早已经和这里的村民们成为了“一家人”。作为农业方面的专家,如何发挥优势,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家人”收入,让“家人”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成为他们的一件“心事儿”。省农科院积极发挥农业科技和人才优势,带领村民们发展特色种植,帮助该村新建农产品加工厂,开展技术之劳和培训,打造农产品特色和品牌,积极牵线塔桥,促进对外交流合作,有力地推进了大柳树村农业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结上这样的‘好亲戚’,对我们的帮助可不小,不光带动我们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就是平时村民们在农业方面有个啥‘疑难杂症’,‘寻医问药’很方便,就等于请了个免费专家在身边。”王庄镇大柳树村支部书记李太建说。
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带动下,王庄镇大柳树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9年10万元增加到2022年21.65万元,该村先后荣获省级党建示范村、市级文明村、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定点帮扶工作以来,各级定点帮扶单位真心服务、精心谋划、暖心关怀,与滑县县委、县政府倾力聚成一条心、全力铆足一股劲、聚力下活一盘棋,为当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截止目前,中派单位中国民生银行累计投入滑县帮扶资金达1.1亿余元,投放贷款超过8亿元,累计培训1.07万人,共计对16800名品学兼优的低收入家庭学生和2269名县级优秀教师进行资助、表彰;6家省派单位引进资金1862.71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资金374.948万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帮助帮扶村促进村集体经济年增长349.71万元,开展扶志扶智活动培训18494人次,带动群众参与产业或就业16347人,帮助销售农副产品4078.9569万元。 ( 席瑞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