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动态 > 正文
【聚焦2024河南两会——代表委员声音】贺永召:以临港物流业推动港口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
时间:2024-01-28 14:33:35    来源:河南经济报    

  1月27日,政协第十三届河南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郑州开幕,来自各个界别的委员们围绕河南省发展大计,纷纷建言献策。

  省政协委员、香港经济导报驻河南办事处主任贺永召,在2023年针对航运枢纽经济赴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南阳市、周口市多次调研采访,并通过香港《经济导报》向海内外读者展示了河南内河航运体系建设的成就,传递了河南发展航运枢纽经济、带动流域经济发展、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美好愿景。

  依据调研实际,贺永召委员对河南航运枢纽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他向本次大会提交了“以临港物流业推动港口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的提案。他认为,临港工业区和港口之间有个重要的产业过渡地带,就是临港物流聚集区,希望通过临港物流业,让港口充分与广阔的内陆市场、临港产业、港口贸易、腹地经济紧密联结,促使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贺永召委员指出,新型的港口物流应该有港区生产物流、临港物流、通道物流、大客户供应链服务几个方面构成,临港物流为临港产业和腹地产业提供便捷、高效和专业的物流服务,有效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腹地产业和临港经济繁荣为港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促进临港物流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他表示,临港物流区需要承载四个业务板块的服务,形成四个维度的联通。一是临港物流园区联通港口和内陆市场运力资源,通过多式联运转运服务,为港口提供运力资源保障,是集疏运能力的重要保障。二是临港物流园区联通航运与内陆市场的货源,成为货源的蓄水池。三是临港物流园区联通着港口与临港产业,成为加工区和贸易中心的公共物流服务平台,成为临港产业和临港贸易的孵化器。四是临港物流园区联通着不同运输,通常临港物流园承担着铁水换装和公铁换装的功能。

  以周口港为例,目前已经布局了粮油生产、钢铁等生产性产业,运出去的多是河南的粮油、不锈钢、工业制成品等,运回来的除了国内的工业原材料外,还有国外的铁矿石、大豆等。对比上述四种联通能力,周口港对内陆市场货源、市场运力、腹地经济的连接还有很大的潜力待开发。

  贺永召委员表示,周口市、南阳市和信阳市都具备发展内河航运的基础,港口城市如何将港口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如何恰当地采用“港-区-产-城”发展逻辑,如何推动港口物流的发展,是港口城市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是依据港口定位完善临港物流发展规划。在统筹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定位、港口区位、后方陆域、临港产业、腹地经济、周边港口竞合关系等多种因素,明确临港物流的服务功能、辐射区域、细分市场等。发展定位不同决定了临港物流的发展模式、设施布局和政策制度等的不同。

  二是引进临港物流管理人才。对于现代航运来讲,河南起步晚、基础薄弱、人才匮乏,在航运硬件建设日趋完善的当下,临港物流业决定了市场要素和产业能否更大限度向港口集聚,能否更好连接市域经济,是对管理人才的考验。

  三是拓宽临港物流区的投融资渠道。将临港物流建设与港口建设融资并行考虑,拓宽投资渠道,将临港物流视同为政府提供的共同服务平台,以港口集团作为优势载体,引导内陆和临港的众多物流企业参与,或建立股份制形式的投资平台,或成立物流产业发展基金,多措并举,保障设施建设资金。

  四是以多式联运服务带动临港物流服务体系。鼓励临港物流区的企业不断挖掘市场潜力,推出稳定高效的通道服务,培育铁水联运产品、公铁联运产品、江海联运产品,将注重传统的“地理距离”转为强调“经济运距”,实现港口经济腹地间的高效协调。

  五是营造良好政策环境。高度开放的政策环境有效促进临港物流业快速发展,强化港口作为外贸发展特殊区域的功能,设立综合保税区或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发展外贸相关的物流增值服务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制定鼓励引导政策,支持临港物流发展,集聚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服务能力的物流企业以及金融、保险等机构,实现专业化分工合作,形成明晰的物流产业链条。(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编辑:李媛媛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