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动态 > 正文
土地流转“赚”出农民幸福新生活
时间:2023-09-25 11:44:17    来源:中原经济网    

  “俺的土地流转了出去,每亩地每年有几百块钱收入,平时还可以在农场务工,工资按小时算,工作时间自由,钱也挣了,又不耽误照顾家里,感觉挺好的。”9月22日,在安阳市滑县慈周寨保轩家庭农场,在此务工的该村村民刘梅菊高兴地说。

  应声走进安阳市滑县慈周寨保轩家庭农场,数百亩成熟的玉米田里,几辆大型玉米收获机正在忙碌作业。装袋、运输,一派火热的劳动景象。

  滑县慈周寨保轩家庭农场位于慈周寨镇慈周寨村,2013年成立,现流转土地450余亩,主要从事小麦、玉米、红薯、花生、蔬菜等农作物种植。

  “土地流转就像农民的‘田保姆’,你没劳动力种,我帮你种,你没时间种管,我帮你管,从种到收,不用农民操心,既省时省力,又增加农民收入。”刘保轩说。

  刘保轩告诉我们,他今年种植了350余亩玉米,现在已进入成熟收割期,根据往年的经验,今年玉米预计亩产1600斤左右,按照市场行情每市斤1.45元算,亩均效益达2300元,仅玉米一项收入达80多万元。加上70亩蔬菜,30亩花生、红薯,秋季收入预计100万元以上。

  随着农场规模和效益的不断扩大,刘保轩也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和致富标兵,不仅如此,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周边不少农户走上了增收路。

  近年来,滑县慈周寨镇通过“一喷三防”补贴、复合种植模式试种补助、优先规划耕地水利设施等措施鼓励有能力农民参加土地流转工作。按照“统一管理、联片作业”的模式,从耕、种、管、收统筹安排,机动灵活,切实提高种植效率,减少人员投入,增加农民收入。目前,该镇进行土地流转的农场有11家,土地流转面积5600余亩。

  “下一步,我镇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以农村产业振兴为平台。通过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灵活形式,推动土地向经营大户、家庭农场集中,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效益最大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滑县慈周寨镇镇长乔新安说。 ( 席瑞娜 王圣 )

编辑:孔凡哲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