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土地流转了出去,每亩地每年有几百块钱收入,平时还可以在农场务工,工资按小时算,工作时间自由,钱也挣了,又不耽误照顾家里,感觉挺好的。”9月22日,在安阳市滑县慈周寨保轩家庭农场,在此务工的该村村民刘梅菊高兴地说。
应声走进安阳市滑县慈周寨保轩家庭农场,数百亩成熟的玉米田里,几辆大型玉米收获机正在忙碌作业。装袋、运输,一派火热的劳动景象。
滑县慈周寨保轩家庭农场位于慈周寨镇慈周寨村,2013年成立,现流转土地450余亩,主要从事小麦、玉米、红薯、花生、蔬菜等农作物种植。
“土地流转就像农民的‘田保姆’,你没劳动力种,我帮你种,你没时间种管,我帮你管,从种到收,不用农民操心,既省时省力,又增加农民收入。”刘保轩说。
刘保轩告诉我们,他今年种植了350余亩玉米,现在已进入成熟收割期,根据往年的经验,今年玉米预计亩产1600斤左右,按照市场行情每市斤1.45元算,亩均效益达2300元,仅玉米一项收入达80多万元。加上70亩蔬菜,30亩花生、红薯,秋季收入预计100万元以上。
随着农场规模和效益的不断扩大,刘保轩也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和致富标兵,不仅如此,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周边不少农户走上了增收路。
近年来,滑县慈周寨镇通过“一喷三防”补贴、复合种植模式试种补助、优先规划耕地水利设施等措施鼓励有能力农民参加土地流转工作。按照“统一管理、联片作业”的模式,从耕、种、管、收统筹安排,机动灵活,切实提高种植效率,减少人员投入,增加农民收入。目前,该镇进行土地流转的农场有11家,土地流转面积5600余亩。
“下一步,我镇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以农村产业振兴为平台。通过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灵活形式,推动土地向经营大户、家庭农场集中,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效益最大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滑县慈周寨镇镇长乔新安说。 ( 席瑞娜 王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