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重镇以科技创新不断向“新”、大型国企以发展高科技产业带动上下游民企、省级实验室为民企打通产品转化“最后一公里”……近日,记者随河南省委统战部组织的新闻媒体“走民企 看发展 提信心”采访团走进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到一线了解河南民企如何厚植科技基础,为企业注入健康发展“新活力”。
厚植科技基础,让企业不断“焕新”
十三朝古都洛阳是中国工业重镇,这里曾诞生过许多“中国第一”。就是这样一个“老”工业基地,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为这座城市注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从雅典卫城博物馆,到巴黎埃菲尔铁塔观景台,再到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蕴含着“黑科技”的洛阳兰迪玻璃机器有限公司产品被广泛使用在海内外多座知名建筑物,远销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
洛阳建龙微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龙微纳”)同样是一家依靠“黑科技”崛起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主打产品“分子筛”外观上只是一颗颗指尖大小的球体,但其中密布着“微纳之间”的结构单元,能够吸附特定物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用制氧、废气净化等领域。
“我们新产品的研发,一般是‘十年磨一剑’。”建龙微纳董事长李建波说,公司自成立以来,从生产分子筛原料起家,如今已取得一整套分子筛产品生产工艺及发明专利。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洛阳市持续推进“两个健康”实践,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帮助企业产品出海,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金融服务、建设审批等方面的支持。截至2023年,在洛阳市37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90.1%,成为洛阳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同样,济源也是河南工业名城。近年来,济源市委、市政府支持民营企业以创新为引领,推动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多家民企的新产品摆上了“世界货架”。
其中,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该市传统产业代表企业之一。近年来,该企业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以“技术升级”撬动“产业升级”,实现了“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的战略转型。
在企业的生产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和钢铁的碰撞声交织成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企业副总经理周集才向记者介绍,2024年1月至5月,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实现营收107.7亿元,利润2.23亿元,同比增加5.3%。
省级实验室加持,打通产品转化“最后一公里”
在位于漯河的卫龙美味二期园区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其自主研发的“小跑车”穿梭在数十条生产线上,一包包卫龙辣条、魔芋爽经数十道生产工序、数道“安检”后,完成全自动化生产,打包装箱销往各地。
“目前,漯河食品产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占河南省的1/5。”漯河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漯河市高标准建设的中原食品实验室成为全省唯一由省辖市牵头建设、挂牌运营的省级实验室,构建了“实验室+研究生院+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基金+产业园区”全链条科研转化体系。
“快乐酸奶”、益生菌固体饮料……在位于漯河市的中原食品实验室展厅内,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离不开该实验室的科技助力。
有关资料显示,中原食品实验室围绕食品新资源挖掘与功能研究等6个研究方向,打造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挂牌运营不到两年,该实验室就突破关键技术16项,发布代表性成果36项,为28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80余次,与企业合作开发的30余款新产品先后投入市场。
除漯河之外,目前河南已批复建设的20家实验室分布于郑州、洛阳、安阳、濮阳、许昌等12个城市,覆盖电子信息、新材料、低空经济、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与新医药等多个领域,为河南民企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聚焦龙头引领,带民企走上发展“快车道”
在平顶山市锦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卷卷尼龙丝正在飞速转动,织出雪白的锦纶坯布。这些丝线正是由煤炭转化而来,而成型的一匹匹白布将用于羽绒服、时装面料的生产。
这个车间的繁忙景象,正是平顶山市在传统煤炭产业基础上建设“中国尼龙城”的一个缩影。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目前已构建化纤纺织、工程塑料、聚氨酯三条产业链,初步形成涵盖尼龙产业上中下游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平煤集团是平顶山尼龙产业的链主企业,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开发区已入驻企业84家,其中民营企业70家;开发区产值159.8亿元,其中民营企业27.06亿元,占比16.9%。
河南中宜创芯发展有限公司是平煤集团旗下通过科技创新发展的典范,创造了业内同类项目建设最快纪录,而且产品达到国内优等品,跑出了“河南速度”。
“中宜创芯依托平煤集团全产业链优势,上游可利用一些民营企业中的煤炭产业资源制备高纯氢、针状焦等碳化硅原料,下游可对接智能芯片、储能锂电、光伏等民营企业。今年上半年,卫东区规上工业累计产值达40569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6.53%。”平顶山市卫东区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龙头引领、骨干带动、融通发展的民营企业集群发展体系已经日趋完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成效逐渐显现。(本报记者 王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