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动态 > 正文
恒大汽车复牌首日大跌近9% 战投方纽顿集团暂停履行认购义务
时间:2023-10-10 10:01:11    来源:证券日报    

  一直试图走出困境的恒大汽车日前又有新动作。10月8日晚间,恒大汽车发布公告,宣布复牌并披露战投(即战略投资)的最新进展。

  恒大汽车公告称,公司已向联交所申请由2023年10月9日上午9时正起恢复买卖公司股份。公司在复牌公告中披露,有意愿与战略投资认购方纽顿集团针对拟议交易方案所需的调整进行重新谈判。

  10月9日,恒大汽车复牌,截至当日收盘,股价大跌8.93%。

  《证券日报》记者查阅公告发现,恒大汽车就部分外界较为关注的问题作出了回应,其中包括恒大汽车母公司恒大集团境外债务重组发生变化、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对恒大汽车造成的关联性影响等。

  纽顿集团暂停履行认购义务

  一度陷入生产销售困境的恒大汽车在2023年8月14日曾宣布获纽顿集团5亿美元投资,后者获得恒大汽车27.5%的股权,成为其大股东之一。

  然而,9月29日,认购方纽顿集团向恒大汽车发函称,鉴于恒大汽车于2023年9月28日公布其股份暂停交易,连同近期中国恒大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会对股份认购协议及拟议交易带来重大的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纽顿集团暂停履行股份认购协议中的相关义务。

  同时,根据过渡期资金支持协议,由于目前存在导致股份认购协议项下先决条件无法获得满足的情况,纽顿(浙江)汽车有限公司向恒大新能源汽车(天津)有限公司支付第二笔及第三笔资金的先决条件未能满足,资金提供方暂时无义务向资金接收方支付第二笔及第三笔资金。

  纽顿集团表示,希望恒大汽车就其关心的问题进行明确回复,包括股份认购协议中涉及的恒大集团债务重组方案需要进行重新调整,并有计划推出新的重组方案;以及中国恒大、恒大汽车、债权人及相关方有意愿在新重组方案明确的前提下,对拟交易方案所需的调整进行重新谈判。

  尽管合作遇阻,但恒大汽车在公告中表示,认购方确认相关函件并不构成终止股份认购协议的通知,截至该函件日期,认购方并未要求终止股份认购协议。“我们已于10月5日向认购方发出回函,表示有意愿与认购方针对拟交易方案所需的调整进行重新谈判。”恒大汽车方面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纽顿集团之所以对恒大集团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较为关注,与境外债重组方案涉及恒大汽车股份有关。根据恒大集团对外公布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恒大集团会将所持恒大物业及恒大汽车部分股份存入证券账户并质押,被质押股份可以在条款清单中规定的某些条件下被解押,以出售给战略投资者。

  “这相当于恒大集团一方面希望以旗下恒大物业、恒大汽车的股份,去偿还部分债权人的债务,另一方面又让恒大汽车与纽顿集团签署了股份交易方案。作为认购方当然不会同意。”有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然而,在最新公告中,恒大汽车并未就恒大集团是否会对债务重组方案进行重新调整,或计划推出新的重组方案作出说明。下一步,恒大集团是否会更改相关方案,值得关注。

  恒大汽车两年亏损840亿元

  记者观察到,此次恒大汽车复牌,市场反应平平,与此前恒大集团声势浩大地进军汽车行业形成反差。

  9月28日,中国恒大、恒大汽车、恒大物业在港交所暂停交易。停牌前,恒大汽车总市值为60.73亿港元。

  今年3月22日,中国恒大公布恒大集团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涉及资金规模约191.49亿美元。方案中的核心协议为恒大集团通过发行强制可交换债券、票据等形式实现债务重组。而无法发行新票据意味着公司境外债务重组计划或将受阻。

  此前,恒大集团境外债务重组会议的推进并不顺利,经历过两次延期。今年8月份,恒大集团在美提出破产保护,引发广泛关注,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举动也是为推动境外债务重组顺利进行。

  时至9月22日,会议再度被以销售情况不如预期为由宣布取消。此前一天的9月21日,恒大汽车发布2023年半年报。财报显示,于报告期内,集团营业额为1.5454亿元,相比去年上半年经重述的营业额增加540.98%。恒大汽车方面表示,收入增加主要由于开始销售恒驰5。然而,恒大汽车的亏损令人心惊。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恒大汽车两年累计亏损达到了840亿元。债务方面,恒大汽车2022年报表负债总额为1838.72亿元,剔除其中的预收账款33.14亿元后的负债规模为1805.58亿元。

  “尽管恒大集团重金押注造车赛道,但汽车业务却并未如预期般发展起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高云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于恒大汽车而言,纽顿集团关于新重组方案的要求目前实现难度比较大。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下,恒大汽车或难走出困局。

编辑:孔凡哲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经智库—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经智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